火热的七月给豪华汽车品牌宝马又添了一把火,这把火却烧出了消费者与宝马汽车之间爱恨情仇。从7月开始,宝马的部分车型优惠幅度降低,购车价格在一步步的上涨,这销售策略与国产新能源的价格战似乎格格不入。难道宝马真的要做回那个让你高攀不起的汽车品牌吗?

在今年5月份,宝马汽车对旗下的部分新能源车型开出了巨额的优惠空间,指导价35万多的宝马i3,最低仅需19万左右就能提车,几乎是给出了5折的优惠幅度,但这并没有为其带来爆发式的销量增长,毕竟在这个价位下,同级别的国产车型的配置和技术更为成熟稳定。而且在今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滑4.2%。

不过相比销量下滑更为严重的还是利润的下降,在2023年的财报中,宝马集团全球销量同比增长6.5%、中国区销量同比增长4.2%,但2023年的净利润却同比下滑34.5%。而这就是宝马选择“降价换量”所带来的后遗症。

所以从7月份开始,很多优惠幅度巨大的新能源车型,在终端的优惠都在减少,而这似乎也刺激到了不少持有观望太多的消费者,“今天不下单,下周可能就要多花两万块”,这成不少销售人员对消费者“善意的提醒”。当然除了涨价,伴随着消费者的还有交车的延期,有不少的4S店表示,宝马的几款热门车型目前都处于缺货状态,“没有现车,现在订可能要等一个月”。

从种种迹象上看,宝马正在逐步将自己与普通消费者进行剥离,重新让自己回到奢侈品行列中来,同时涨价也能提升部分消费者对于它豪华品牌的期盼,毕竟如果遍地是宝马,很难彰显其豪华车的身份。但这种变相的涨价和饥饿营销真的能给其带来更为可观的销量和营收吗?

其实最近几年优惠幅度不断增加的宝马,在整车品质和用料上已经一降再降,它豪华品牌的定位也已经风雨飘摇,再加上最近几年国产新能源车系的崛起,在高端智驾,电气电控等很多技术上,宝马早已被不少的国产车企所超越,现在的宝马完全是在吃燃油车的老本,咀嚼着最后的品牌溢价。而在新能源领域,想要靠涨价来提升销量或品牌价值显然不太可能,至少在国内,宝马的替代产品已经比比皆是。

所以虽然涨价后的宝马让人高攀不起,但在汽车行业中,宝马并不是唯一,虽然你让我高攀不起,但我还可以选择其他车系。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喜欢的老铁记得点个赞关注一下啊。